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有兩個觀光團到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
一位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
而另一位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同樣的情況,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
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去說,終決定權在你。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后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
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必須追上它,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后果就十分悲慘了。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兒子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父親答:愛迪生。
兒子接著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么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