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是瑞士鐘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表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表,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表機件造成的誤差。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表制造工藝中的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并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表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于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鐘表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工作原理
陀飛輪的原理就是當鐘表在垂直位置時補償地心引力的作用。
它將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Carriage)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當擒縱機構360度不停的旋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目前陀飛輪一般是1分鐘轉360度,也是理想的旋轉速度。
陀飛輪的分類
浮動陀飛輪腕表
又稱為“飛行陀飛輪”,為了增強陀飛輪的整體美感,摒棄了傳統陀飛輪框架固定于機芯表橋和夾板之間的方式,整個陀飛輪的框架似乎真的在表橋上“飛行”,并懸浮于表盤之上。這樣的設計會更易受到震動影響并面臨擺輪失穩的風險,因此制表大師也對這個陀飛輪框架的設計傾注了大量心血。
球形陀飛輪腕表
制表大師們總是能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腕表作品,難以想象,一枚小小的腕表能搭載一個獨立運轉的球體裝置,而球形陀飛輪就做到了這一點。顧名思義,球形陀飛輪的外形類似球體,球形陀飛輪不僅在視覺上更加立體,在保證走時精準上也大有作為。
復雜陀飛輪腕表
陀飛輪家族中還存在一些另類設計,風格夸張大膽,將陀飛輪的數量增至兩個甚至多個,這種復雜陀飛輪腕表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僅有一個陀飛輪的腕表都令人興奮非常,試想一下,當四個陀飛輪同時在腕表上運轉,會是多么壯觀!可謂極致的視覺盛宴。
隱藏式陀飛輪腕表
盡管陀飛輪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視覺享受,但就存在這么一些低調另類的表款,他們將陀飛輪隱藏在表盤之下,輕易不讓你看見。但這樣的設計也存在一個好處,就是避免了紫外線照射對潤滑油的傷害,真正提升了腕表的走時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