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官方微博確認,已經收到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上月提交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材料,若審核程序進展順利,廣電將成為國內第四個基礎運營商。
申請電信牌照
據了解,廣電是一家國有獨資文化企業,成立于2014年,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為45億元。在行業人士眼中,廣電是國家三網融合政策的一個產物,按照規劃,廣電成立后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為統一的市場主體,并賦予其寬帶網絡運營等業務資質,成為繼移動、電信、聯通后的“第四大運營商”,同時也是廣電系“三網融合”的推進主體。
之前,工信部已向廣電頒發了因特網數據中心業務、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網絡托管業務等7張跨地區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至此,廣電已經具備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電信業務的條件。在牌照具備之下,近日廣電又拿到了700M頻段。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2.29億戶,入戶率達到54.14%。也就是說,廣電如今少也有兩億多的用戶數。
打破三足鼎立
當下的國內電信市場被三大運營商壟斷,即移動、聯通和電信。通信世界網總編劉啟誠指出,廣電的加入意味著未來三大運營商又增加了一個競爭對手,電信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此外,廣電在涉足基礎通信后,通信領域將會出現第四家由國家主導的基礎運營商,這在加大電信領域競爭力度的同時,也會更有利于將提速降費落到實處。”劉啟誠如是說。
講到廣電進軍電信市場的資本,這就涉及到了上面所說的700M頻段。據了解,700M頻段被稱之為佳4G頻譜,這個頻段覆蓋能力強、穿透力強,曾經是通信業覬覦已久的資源。近日廣電總局黨組會議已明確將700M頻段劃給廣電,同時成立“中廣移動”負責700M頻段的運營。這也就意味著,廣電已經手握開展電信業務的頻段資本,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地。三大運營商雖然在市場、產品、服務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頻譜緊缺壓力,低頻段資源的匱乏,迫使他們花費更多的錢在高頻上進行網絡部署,只能對700M望洋興嘆。
沖擊三大運營商難
當然,雖然手握比較好頻段,但是后來者廣電想要爭奪三大運營商的飯碗也沒有那么容易。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三大運營商的端口都是自己一點一點建立出來的,都有著自己一套成熟的運作模式,而且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基本占據了全國市場,廣電已經錯過了發展基礎電信的黃金時期,自身也缺乏通信的核心技術,所以要實現與基礎電信的互通是有難度的。
劉啟誠則表示,廣電并沒有太多去發展電信業務的資金。廣電副總經理呂建杰曾感慨,電信行業一年的收入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撐性、先導性的產業,而有線電視行業的收入只有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