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這半年,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浙江省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畢擎主任醫師發現他的病人里,多了一個以前很少見的群體:她們大多為年輕女性,癥狀多為左手無力,大拇指到無名指指尖麻木,握不住東西,大拇指活動時肌腱會痛等。而且,復發率很高。
“按以往經驗,引起這類癥狀的往往是因為頸椎病,或是工作中過度用手如打字等,可這些女性基本不存在這些問題?!碑吳嬷魅握f,一開始,他有點想不通,是什么原因導致現在左手出問題的年輕女性這么多?直到一個多月前,一名護士也來找他看左手無力、指尖麻木的問題,才終于揭開了這類病人得病的病因。換了iPhone6 Plus半年,小護士左手得了腕管綜合癥和腱鞘炎。
“她說到這里,我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她左手的毛病,就是長期握著尺寸不合適又重的大屏幕手機造成的!病名叫腕管綜合癥和腱鞘炎。我讓她左手帶上支具,制動了2周。之后換回原來的iPhone5。果然,到現在,她的左手都是好好的?!?/span>
畢擎主任再回想近門診中腕管綜合癥和腱鞘炎的病例,好幾位當時說不清病因的年輕女性,好像都拿著大屏幕手機。自此,他就開始留意,截至到目前,一個多月內,他已經確診了20多例因為手掌尺寸和手機尺寸嚴重不符,引發腕管綜合癥和腱鞘炎的病例。
小手拿著大手機,為什么會生???
畢擎主任說,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手有兩個主要的位置:一個是休息位,即手處于自然靜止狀態姿勢,我們睡著時手自然呈現的狀態,就是休息位。越接近休息位的手部工作對手部的勞損、影響相對越小。第二個位置叫功能位。此時,手根據不同需要,能夠很快做不同動作,如張手、握拳、捏物等,但做這些動作有限度,腕關節背伸約在20-25度。長時間保持或超越這個位置的活動就會引起手部、腕部的疲勞,出現腕管內腱周滑膜增生和纖維化、腕管容積減小、正中神經卡壓,從而導致手麻、無力等癥狀。而手部長時間的疲勞也會出現相應手指肌腱腱鞘炎,引起疼痛。
手小的人如果一直單手握著大屏幕手機,她的拇指必須長時間保持外展張開的姿勢,整個手掌也都保持在超越功能位的位置上,短時間內沒有感覺,時間長了就會因此引起手及腕部的勞損。
“腕管里的正中神經是控制從大拇指到無名指的指尖感覺的,手指麻木是不是因為腕管縮小卡壓正中神經,可以自己在手腕內側兩段腕紋之間敲一下,如果指尖會變麻,就是正中神經被卡壓了。”畢主任說。
畢擎主任說,以前玩電腦的多,患“鼠標手”的多,現在玩手機的多了,應運而生了“手機手”。選擇合適的手機寬度,是預防“手機手”的好辦法。
那么什么才是適合自己手掌的手機呢?畢擎主任說,他的建議是,手機寬度應該不要超過虎口到食指中節的距離。男性的手掌相對較大,選擇大屏幕手機問題不大,但大部分女性手掌較小,較適合的還是3.5-4英寸的手機。但現實是,大屏手機更受年輕女孩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