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次事件中,不法分子的詐騙流程涉及了云服務平臺、副號、互聯網金融平臺、銀行等。雖然新的調查結果顯示,不法分子是利用云服務的漏洞來盜取用戶信息,但是有不少用戶擔心,假如以后收到類似的短信要如何處理?而副號或副卡業務又是怎樣一回事?
據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副號或副卡業務有例如親情號、萬能副卡、和多號等,由于運營商都在積極推進“副號”、“副卡”等,因此,這類型業務的套餐優惠都相對較多。記者了解到,親情號通常指不同機主、不同號碼,為了彼此之間通話更便宜而開通的話費套餐。而 “萬能副卡”,則需要用戶親自前往營業廳,利用身份證等雙重認證才能辦理,副卡是另一張具有獨立手機號碼的實體SIM,副卡必須綁定主卡并激活才能使用,其主要的功能是,副卡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由主號支付。此次事件中,何先生收到的“副號”短信則是運營商提供的“一卡多號”業務。據了解,該業務的辦理較為簡單,只需要下載App客戶端并開通,或者編輯短信就能辦理,在手機號碼不換卡、不換機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個或多個(多3個)手機號碼(含虛擬副號和實體副號)。事實上,該業務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用戶日常的騷擾電話和詐騙短信。
有電信分析專家提醒,在收到各類短信通知時,一定要看清短信內容,不要隨意回復。假如本身手機號碼已綁定多張銀行卡、支付平臺等,在辦理各種運營商業務時就要考慮清楚。業內一技術人士坦言,面對此類事件,無論是運營商,云服務平臺,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銀行方面,都有責任去提升防護壁壘,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安全專家建議,廣大網友應為手機云服務賬號設置高強度密碼,盡量使用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的組合。此外,云服務不要與其他網站采用相同的密碼,把盜號風險降到低。